新闻中心

河流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河流观察

“绿色潇湘”唐贺:从志愿者到环保NGO掌门人

2017-01-07

0

来源:善达网

伴随着中国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和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来自民间的环保力量正在茁壮生长。环保NGO是中国近年来发展最快的的一类非政府组织。许多草根人士以高涨的环保热情和日趋成熟的方式方法,从民间角度推动着环保事业的发展,其中包括大批80后、90后年轻人。

唐贺是这批年轻人中的代表。这个看似瘦弱的80后湘妹子,如今已是湖南著名环保组织“绿色潇湘”的掌门人。在过去六年多的时间里,她从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做起,见证和参与了“绿色潇湘”的发展壮大,也亲历了其中的坎坷波折。

环保公益.png

“绿色潇湘”负责人唐贺

回首过往,唐贺还清晰记得她作为一名“非专业”人士初入环保领域的“忐忑”心情。如今重任在肩,她的内心变得愈发坚定从容。她说她要陪着“绿色潇湘” 走下去,希望可以走得更长远。

摸着石头过河

2010年,唐贺回到老家湖南。在此之前,她供职于一家艾滋孤儿救助的机构长达两年,项目点位于河南上蔡县。

那份工作,是唐贺人生中的第一段职业经历。她和艾滋病患者同吃同住,也成为了许多孩子嘴中的“姐姐”。“很多时候就是陪伴。”唐贺回忆说,由于没有可以完全治愈艾滋病的药,患者只能生活在小心翼翼之中,而像她这样外来的救助者,能做的十分有限。

除了无奈,工作中还有心痛的滋味。“一些小朋友叫你姐姐,但有一天突然就没了。”唐贺说那种感觉让人难以接受。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她的第一份工作在2010年终止。唐贺认为,那两年的时光在教会她面对生老病死,“积累内在的力量”。 

回到湖南后,唐贺结识了绿色潇湘的创始人刘盛,随后开始做绿色潇湘的志愿者。绿色潇湘是湖南本地的民间环保公益组织,致力于湖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对唐贺而言,环保是全新的领域,社会学出身的她心里很忐忑,因为自己并不专业。

事实上,彼时的绿色潇湘正处于初创期,很多工作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就这样,纯草根的NGO和 “不专业”的志愿者,一起摸索着走上了民间环保的道路。毋庸讳言,当今中国许多环保NGO的发展轨迹也都遵循着这样的路径。

到2011年唐贺正式入职时,绿色潇湘有了包括她在内的3名创始员工,逐渐走向正规化和专业化。也是那一年,绿色潇湘如今的核心项目“河流守望者”正式启动。项目志愿者通过定点的日常环境监测、监督工业排污、推动环境执法和政府部门环境信息公开等方式,解决湘江流域的环境污染问题。时至今日,该项目已经拥有超过400名在地守望者,覆盖湖南境内湘资沅澧四水流域。

“让本地人解决本地问题”是“河流守望者”的策略。越来越多的湖南人,为了保护家乡的共同目标走向联合,聚集在“绿色潇湘”的旗帜下。唐贺成为了这一切的见证人和推动者。 

“第一次去到污染现场,对自己冲击很大”

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大多数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藏的开采和冶炼都分布在湘江流域,对湘江流域的土壤和水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湘江——湖南人的母亲河因此承受着巨大的污染负荷,不仅严重影响了流域内居民的正常生活供水,而且还造成了重金属中毒等事件。

初入绿色潇湘时,唐贺的主要工作是和志愿者一起实地走访受污染的河流。“第一次去到污染现场,对自己冲击很大。”唐贺回忆道。尽管对湘江的污染状况早已有所了解,但当自己真实地亲眼目睹后,她才知道什么叫做触目惊心。“难以想象,人们就生活在那个地方附近,饮用那样的水!”

2011年,湘潭竹埠港排污口排出的红色工业废水

湘江的模样,刺痛着许多湖南人的心。一些人开始行动起来,在绿色潇湘的带领下加入了保护母亲河的队伍。巡查、监测、举报成为了“守望者”们的日常。唐贺介绍说,为了抓企业排污的“黑尾巴”,一位网名为“迪迪”的志愿者曾连续15个凌晨蹲守在排污口。

而在辛苦之外,这些志愿者还面临着人身危险。2013年的一个夜晚,唐贺连夜赶赴湘潭,她接到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志愿者被打,车也被砸!虽然事件很快得到了当地公安部门的处理,但唐贺内心还是深受震动,她明白了这份工作的危险系数。

“大家在推动改变的时候会有明显的阻力,有真实的风险。”尽管如此,唐贺没有退缩,绿色潇湘也没有,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2013年,绿色潇湘带领的湘江守望者群体获得“CCTV-2013年度中国法治人物”称号,让这一群体倍受鼓舞。

 “搭建在地志愿者网络,这个事情对当时的我们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回顾河流守望者项目的发展历程,唐贺说他们探索中经历过很多问题,也遭受过外界的批评,都需要自己去克服和面对。

随着经验的累积,湘江守望者的模式日趋成熟,逐渐扩展到湖南境内湘资沅澧四水流域。在此过程中,唐贺也获得了巨大的成长,于2016年10月正式成为绿色潇湘的负责人。截止目前,机构已拥有全职员工14人,志愿者超过400名,作为领头人的唐贺深感责任重大。

“工作量明显比从前增大很多。”唐贺感慨,“最大的变化,是自己要承担起所谓的‘无限责任’:需要权衡越来越多的关系,需要做的决定越来越多。”她也直言工作挤占了自己的生活空间,未来希望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增强对生活的管理能力。

“去中心化”是绿色潇湘另一种形式的发展壮大

民间环保组织在创立初期,“自掏腰包做公益”的现象很普遍。对于绿色潇湘而言,尽管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项目和一定数额的社会捐赠,但筹款仍然是最为紧要的问题之一。作为机构负责人,在机构日常运营与核心业务的管理之外,唐贺自然要承担起筹款的重任。

2016年底12月初,唐贺风尘仆仆地赶往北京,参加“迈向生态文明 向环保先锋致敬”资助计划的终审答辩。“迈向生态文明 向环保先锋致敬”环保公益资助计划,是由一汽-大众出资,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环保领域的新的资助计划,该项目支持、引导社会组织与个人参与环境保护,致力培育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对于具有显著社会影响力、倡导性的10个环保项目进行资助,年度资助总额为500万。

1月18日,该项目资助仪式将在北京进行。届时将向公布这届资助计划获得资助项目的名单。

如此大手笔的资助让全国上百家组织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唐贺对终审结果很是期待。她表示如果绿色潇湘获得资助,将把钱用于继续发现和培育湖南122个区县的河流守望者至少300人,让河流守望者项目规模进一步扩大。

公益项目是要“小而美”还是“规模化”?这一问题曾在2016年年末掀起公益圈的巨大争论。唐贺也许无心加入到争论之中,但她表示“我们可以做小而美的事情,但是社会问题亟需解决的现状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在接受善达网采访时介绍,“河流守望者在湖南的模式越来越清晰,未来会往外走,拓展到其它流域和省份。”

项目越大、机构也会越大,这是人们通常的认识。然而绿色潇湘却另辟蹊径,酝酿着一场“去中心化”的自我革命。

所谓“去中心化”,意味着未来绿色潇湘和各地的守望者团队之间将不再是总部与分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地方团队将更多地进行自我管理,也更加自主地去动员当地资源进行河流污染监督的行动,甚至不排除这些团队独立注册,“自立门户”。

“去中心化”是一次大胆尝试。要领导这样一场“革命”,唐贺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果敢和坚定,在她看来,这实际上是一条必选之路。

绿色潇湘作为民间草根机构,具备的资源和能力很有限,难以支撑河流守望者网络的不断扩展,“去中心化”可使其专注于搭建专业团队以及品牌和能力建设,有利于机构的长远发展。而要实现“有河流的地方就有守望者”这一愿景,也需要赋予地方团队更大的自主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去中心化”是绿色潇湘另一种形式的发展壮大。

“绿色潇湘想做的也许是超过百年的事情。”谈及未来,唐贺的言语中充满坚定与自信。


电话:0731-85861192

邮箱:greenhunan@greenhunan.org.cn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阳光100一期3-16栋1605室

版权政策隐私声明

Copyright © 2016 绿色潇湘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15324号-1   网站地图

 

<audio controls="controls" style="display: none;"> </a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