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观点 | 生态环保是最大的公益

2022-04-23

0


公益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环节,在缩小贫富差距等方面起到关键性补充作用。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致力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重要成果。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最大的公益活动,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生态环保是最大的公益


640-8.png

当前,我国一些地区水土流失问题比较严峻,环保工作迫在眉睫。图片来源:湖南省生态保护联合会


“公益”一词源于西方,是超越私人利益的一种公共或公众的利益,旨在增进人类福祉。相较于关注弱势群体的“慈善”,“公益”则更具有社会责任的理性色彩。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慈善思想传入中国,中西慈善文化融合,推动了中国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新中国成立后,慈善事业受多种因素影响,一度停顿消失。改革开放后,慈善事业重新焕发生机。特别是在2008年后,中国公益慈善事业进入当代转型期,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三大事件共同催生了“全民慈善”现象。


随着党和政府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把公益慈善事业作为政府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政府、企事业与社会组织共同发力,自2015年发起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11月取得全面胜利。如今,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新征程的第二个百年目标,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力发展社会公益,当是题中应有之义。


而社会公益最直接最全面的体现,莫过于人们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故党的十九大把污染防治攻坚战确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新征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也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的一个关键。由此可知,生态环保其实是最大的公益。有公益,才能有私益。


在人类生活中,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如下三个维度:首先包括人的生存的基本需求。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生理需求即对干净的食物、水、空气的需求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离开它们人将无法维持生命,更遑论其他的发展。不论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如何,人民都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着高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营造良好环境将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其次包括可持续的绿色经济效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过去,经济发展只在乎经济指标,忽略了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近年来,国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倡绿色可持续发展。2022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能源革命,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


不仅如此,优质的生态产品还促进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把绿色低碳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将形成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强大合力,推动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再次包括有利于全球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稳定。地球不仅仅是人类的地球,更是所有生物的地球。近年来,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导致多种生物灭绝,生物圈受到严重影响。同属一个地球,对生态的破坏终将会反噬人类自身,为了子孙后代和地球的未来,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迫在眉睫。


生态保护面临种种困境与挑战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大会,关注环境问题。图片来源:新华社


由于生态环境与全人类息息相关,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关注生态环保事业并做出努力,例如每年召开的全球气候大会,各国所承诺达成的环保指标等都证明了各国对环保的重视。但是,目前生态保护仍面临种种困境与挑战:


第一,生态环保尚未形成全球性体系,部分国家只关注本国利益,试图“逆全球化”,通过转嫁本国生态危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无疑是一种狭隘的观念。


第二,对我国而言,虽然近年来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但由于起步较晚,较国际发达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第三,目前环保工作更多是宏观调控,民众的参与度不高,而这显然降低了环保工作的质量。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仅仅部分个体或者某几个国家参与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人人参与其中。


生态环保工作实现人人参与,绝不是空口而谈,而是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一方面,自古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中外人类共通的理念。中国自古以来就推崇天人和谐的思想,例如儒家的“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佛家的“无情有性”说等,都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万物皆有灵性,人应该顺应自然,遵循规律。


同时,中国很早就有了保护环境的举措。早在西周时期,已有专门职官虞衡负责管理山林川泽之事。自秦代以来,历朝历代在伐木、开采、园林绿化等环境问题上均有立法规定。而在西方,古希腊的思想家也很早就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指出,如果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那么今天的繁华之所到明天只将留下一些“荒芜了的古神殿”。为了保护环境,古罗马在城市中建立了宏伟的下水道排污系统,并且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控制污水排放。到了中世纪,城市垃圾泛滥,法国国王采取铁腕手段,严禁随意处理垃圾和排放污水。从古至今,人类在环保上有着共同的理念和实践,这为人人参与环保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另一方面,因为生态环保是人类共有的价值观念,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就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既然人类已经处在“地球村”中,那么全球的利益同时也就是自己的利益,一个国家采取有利于全球利益的举措,也就同时服务了自身利益。为了人类未来的长远发展,各国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参与生态环保治理事业。


鼓励全民参与生态环保事业


那么,应当如何实现全民参与生态环保事业?


深圳开展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特别活动,呼吁小朋友关注湿地。图片来源:华侨城湿地公众号


第一,各国要摒弃狭隘的保护主义,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合作。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强调要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如果阻碍环境治理,威胁全球生态安全,必将受到全人类唾弃。不仅如此,中国还发起生物多样性南南大科学计划,旨在积极开展面向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和保护合作,从而为维护地球生态平衡贡献中国力量。


洞庭湖开展鸟类生态摄影巡展,为学生讲解鸟类知识。图片来源:湖南省生态保护联合会


第二,加强环保教育。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的环保工作有着很大的进展,但由于起步较晚,距离西方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较明显的在于中国民众环保意识的薄弱。发达国家如日本对全体国民从小进行环保教育, 将环保意识深植国民内心,这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目前我国在环保教育工作方面在不断改进,如湖南省在宏观加强生态修复的同时,还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从小培养孩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


第三,强化环保宣传工作。环保公益与直接慈善不同,它起效时间较慢,成果不明显,因此需要正向的宣传报道以鼓舞全民参与。一方面,可以打造环保品牌,提高民众的认知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生态环保参与人士的正面报道,塑造榜样形象,激励更多人士参与。


第四,每个人都要拥有环保意识并参与行动。目前环保面临的困境是,人人都是环境的破坏者,也都是环境的受害者。由于环保的责任划分不明确,环保工作的成效较慢,因此环保工作仍存在很大的不足,这需要全人类共同参与和作出努力。(作者:周秋光,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欧阳均灵,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为作者投稿,不代表《公益时报》平台观点)

 

 - END -


编辑/ 皮磊   责任编辑/ 李庆




五周年家信|坚守初心,持续创新,为更美好湖南



电话:0731-85861192

邮箱:greenhunan@greenhunan.org.cn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阳光100一期3-16栋1605室

版权政策隐私声明

Copyright © 2016 绿色潇湘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15324号-1   网站地图

 

<audio controls="controls" style="display: none;"> </a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