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31
在静谧的夜中高高伫立枝头,精明的双眼探查着猎物。一旦有所发现,便展开双翼在空中悄无声息地翱翔。可以说,领角鸮十分符合人类对猫头鹰的普遍印象。 这种虹膜呈暗红色,有着明显耳羽簇的小型猫头鹰一般栖息在低海拔地区的阔叶林中。虽然体型不大,领角鸮却是不折不扣的狩猎高手。无论是小型哺乳动物、昆虫、鸟类还是爬行动物都会成为领角鸮的食物。 对于控制当地物种的种群规模,维持生态平衡而言,领角鸮的作用显然不可小觑。 既然领角鸮拥有出色的捕猎能力,似乎只要人类不进行捕杀,这种猫头鹰就能够很好地生存繁衍了。但事实并非如此。领角鸮需要茂密的树林提供隐蔽的栖息地,否则一旦被鸟群发现,这些小鸟就会不断骚扰领角鸮,让它无从休息。 如果仅仅如此,人们还是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状态。我们只要不继续破坏森林,领角鸮的生存就不会受到干扰了。换句话说,似乎只要我们留出足够的距离,领角鸮自己就能生存得很好,人类完全没必要为这种猫头鹰的生存担忧。 诚然,只要人类保持距离,自然本身就能十分健康的存续下去。可在领角鸮这里,问题恰恰出在距离上。这种猫头鹰实在是太过不惧怕人类了,它们并不会像其他许多动物一样,因为人类的出现而远遁。 只要能找到自认为隐蔽的巢穴,领角鸮便不会介意在人类附近安家。由于活动和繁衍区域广泛与人类生活区域重叠,领角鸮某种意义上是与人类关系最“亲密”的野生动物之一。 如果翻看新闻,我们几乎可以找到在各种地方救助领角鸮的报道。人们在马路上发现领角鸮,在工厂发现领角鸮,在街道、学校、商场、厨房、油烟机管道甚至大型机械设备的发动机里发现领角鸮。如果不曾关注,恐怕很难想象这种身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猛禽竟会在离我们如此近的地方活动。 生活在人类活动区域,尤其是城市的领角鸮面临的环境是分外复杂的。在飞行时,领角鸮可能会撞上尼龙网、风筝线、透明的玻璃,夜间行驶的汽车等前所未见,也无法理解的致命危险。 当看到领角鸮因这些原因而受伤的新闻时,也是对我们人类自身的提醒,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在甚至诸如不处理风筝线这种小事上可能对自然造成的危害。 幼崽的安全是威胁到领角鸮生存的另一因素。在不少领角鸮救助案例中,被发现的都是领角鸮的幼鸟。可实际上,如果没有出现受伤等意外因素,领角鸮的幼崽是不需要被人类捡走保护的。在“蹒跚学步”时,幼鸟从巢中跌落到地上是十分正常的事。在自然条件下,幼鸟会自行跳回树上的巢中。 将幼鸟带回家中或有关机构,不仅会让幼鸟无法自行返回巢中,还可能让成鸟判断巢穴处在危险地区。一旦成鸟另寻新巢,幼鸟也就丧失了交还父母的可能。 对领角鸮幼鸟真正的威胁是车辆的碾压与宠物的袭击。因此,如果发现落在地上的领角鸮幼鸟,最为妥当的做法是为其留出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幼鸟不受打扰的自行返回巢穴。 与许多机警的动物相比,领角鸮无疑对人类好奇且大胆的多。这种无畏的天性使它经常出没于我们生活的场所,也因此更多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也许,与这位近邻的相处能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以及自身各种行为对自然的影响。作为回应,我们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选择一种和谐、友善、可持续的方式同万物共处。 认识植物小tips:日常遇到不认识的植物,使用支付宝扫码,点“拍照识花”,即可识别松雅湖园区植物哦。还可以参加首届“松雅湖杯”植物认知大赛,赢取精美奖品,更多详情可以点击《植物认知大赛详情》查看。 更多问题可咨询客服“小绿豆” 18073189385(微信电话同号)